近日,内六区(神经内科二区)主任、神经内科首席专家吴学良主任医师接诊了一名高二的学生杨同学。杨同学反映近半年来他只要一写字手就控制不住地抖,感觉手很僵硬,写出来的字很扭曲,期末考试答试卷的时候连试卷都做不完了,但不写字的时候又没有任何不舒服。由于明年就要高考了,心急的杨爸爸带着杨同学慕名找到了吴学良主任。 杨爸爸一直认为杨同学只是学业压力大,精神太紧张,但经验丰富的吴主任给杨同学详细地询问病史和查体,完善相关检查后,判断杨同学所患的是一种肌张力障碍疾病,叫书写痉挛。 吴学良主任指出,书写痉挛也称原发性书写震颤,是成年人最常见的动作性震颤,尤以书写时出现震颤,书写困难最为常见。临床较常见,是指患者在书写或做书写动作时出现5~8Hz的手部震颤,不伴有其他功能障碍。部分患者震颤并不完全限于书写动作,做其他相似工作或使用类似工具时也可有震颤。该病主要发生于20~50岁长期从事书写的人,尤其是从事文字工作者,部分患者有阳性家族史。多数起病隐袭,缓慢渐进,常有过度疲劳书写或用手操作的诱因,多为文秘、医师、会计或电脑操作者发病。此病最重要特点是书写时痉挛,不写字时症状消失。有时只单用钢笔、小笔困难,用铅笔、大笔或对侧手写字时又完全正常,书写以外的手部活动不受影响。在给予杨同学药物治疗2周后,杨同学的书写痉挛症状基本消失了,杨爸爸心头终于放下了一块大石头。 肌张力障碍属于神经内科的疑难病,一般较难诊断。内六区追求多发病的规范诊治,亦追求疑难病的精确诊断。近年来不断多方面发展科室诊治技术水平,为粤东地区的患者带来了福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