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并非无关紧要
普宁市人民医院儿科专家提醒,发现新生儿黄疸应及早诊治以预防核黄疸

新生儿室主任叶华展正在检查黄疸患儿。张鹤涛 摄
□记者 陈星星 特约通讯员 张鹤涛
新生儿黄疸怎么办?这是许多新手妈妈所关注的问题。新生儿黄疸无关紧要吗?答案是否定的。一般来说,正常的新生儿出生后都会出现或轻或重的黄疸,若为生理性黄疸则危害不大,但若为病理性黄疸,则应及时进行治疗。普宁市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新生儿室主任叶华展提醒,新生儿出现病理性黄疸要及时进行干预,严重的要进行光疗,甚至换血,否则过高的胆红素进入脑内可造成脑损伤,留下终生的遗憾。
发现新生儿黄疸,应及早到医院诊治以防核黄疸
据叶华展介绍,大多数新生儿在出生的第二天会出现黄疸,第5~7天达到高峰,10~14天消退。血清胆红素最高值可达12.9mg,这称之为生理性黄疸,一般危害不大。但如果超过12.9mg,或者在24小时内出现,或者14天还没消失,或退而复现就不正常了,这些则属于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如果未及时进行治疗,则可引起核黄疸。 记者了解到,核黄疸又叫胆红素脑病,是由于血中胆红素增高,主要是未结合胆红素增高,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在大脑基底节、视丘下核、苍白球等部位引起病变,该病主要表现为重度黄疸肌张力过低或过高,嗜睡、拒奶、强直、角弓反张、惊厥等。一旦新生儿出现胆红素脑病,往往治疗效果欠佳,后果严重,容易遗留智力低下、手足徐动、听觉障碍、抽搐等后遗症,甚至会出现威胁生命。 为此,叶华展提醒,根据宝宝的黄疸程度,家长应采取相应处理。比较轻的黄疸,可以加强母乳喂养,促进胆红素排泄。还可以在室内隔着玻璃多晒太阳的方法“褪黄”。一旦黄疸程度较重,家长应引起足够重视,及早到医院诊治。一般通过蓝光治疗、药物治疗和换血等处理可预防核黄疸发生。 光疗是简单易行的治疗手段
核黄疸会引起严重后果,这让不少家长格外重视新生儿黄疸。可出现黄疸,到底是只需居家护理,还是要住院治疗呢?叶华展表示,生理性黄疸可以不做干预处理,一般14天后可自行消退,而病理性黄疸则建议住院治疗。光疗是目前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最简单易行的方法,通过转变胆红素产生异构体,使胆红素从脂溶性转变为水溶性,不经过肝脏的结合,经胆汁或尿排出体外。目前,普宁市人民医院儿科拥有经皮胆红素测定仪3台、蓝光治疗箱8台等设备,可以满足新生儿黄疸的蓝光治疗。如果症状比较严重,胆红素浓度非常高超过18~20mg/dl,且光疗无效的患儿,则应进行换血治疗。 记者了解到,某些家长会在家中自行用日光灯照射患儿,或者直接抱着患儿晒太阳,这些做法虽可起到一定治疗作用,但家长还应注意小心护理,不要过度暴晒,以免造成新生儿的皮肤晒伤。而且,日光灯照射虽说能起到缓解黄疸的作用,但效果远远没有专业的蓝光疗法好。叶华展建议,若新生儿确诊为病理性黄疸,则应听从医嘱住院治疗。 (转载《揭阳日报》2015年4月6日第8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