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脑,素来有“生命禁区”之称,在大脑内做手术,其难度之大精度之高可想而知。神经外科解决的是人的“头等大事”,提到“神经外科”,不少人会和“精神科”分不清,但其实两者大有不同,命悬一线的突发脑外伤、脑出血,骇人的脑部肿瘤、脊柱脊髓疾病、癫痫的外科治疗等等,都是需要神经外科医生进行干预,具体而言,神经外科涉及的领域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颅脑创伤,比如从高处坠落、车祸所导致的头部严重损伤;2、脑血管疾病,比如常见的脑出血、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3、颅内肿瘤,比如脑膜瘤、胶质瘤以及垂体瘤等;4、脊髓疾病,包括椎管内外肿瘤等;5、功能性疾病,比如帕金森氏病、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疾病需要外科手术干预时。
神经外科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很长时间以来受制于各种因素,神经外科领域发展相对较慢,但是最近几十年,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神经内镜技术、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等技术的发展,对神经外科领域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如今,神经外科已经成为医学中发展极快的领域之一。当下,神经外科的发展正处于黄金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新的技术手段不断涌现,近期,普宁市神经外科得到医院大力支持,不断创新,综合运用多种先进技术手段成功开展一系列复杂神经外科手术。
应用手术机器人精准定位治疗脑内脓肿
病人陈老伯(化名)突发头痛、发热、抽搐、不省人事3小时,家人急忙送到普宁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拟抽搐查因收住我院神经内科。经核磁共振检查考虑颅内脑脓肿可能性大,脑肿瘤待排除。经神经内、外科、影像科多学科专家会诊,诊断脑脓肿,转入神经外科治疗。病灶部位深、与侧脑室紧邻,脓肿随时可能破溃,脓液扩散进入脑室、感染播散,导致生命危险,需要尽快手术治疗,传统开颅手术创伤大,病灶位置深、体积相对小,传统穿刺手术困难,机器人辅助立体定向穿刺为最佳手术方式。医院最近开展了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可以精准智能地实施微创手术引流脓肿。
在黄雪钦副院长指导下,王晓东主任医师治疗团队在机器人手术计划系统上融合了患者的磁共振、CT等影像数据,避开了功能区、血管等重要结构,选择最佳的精准穿刺路径,为陈老伯行实施手术,精准无误的引流脓肿,避免脓肿破溃导致严重后果,术后患者恢复正常,自主行动。
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可通过对患者颅脑结构进行细致的三维重建和分析,准确定位靶点位置并辅助医生进行精准治疗,并具备高灵敏度、高精度的自动化机械手臂,帮助医生避开重要血管和神经,规划最优手术路径。同时,缩短了手术及麻醉时间,降低感染风险,提升手术安全性,从而实现传统方式无法比拟的绝佳疗效。
术前核磁共振示脑脓肿壁紧靠侧脑室壁脉络丛。
术中抽出脓液。
术后影像提示病灶囊肿大部分消失。
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切除垂体瘤
患者陈女士,38岁,因“闭经15月余”入院。头颅MR检查提示鞍区占位,结合内分泌检查结果,手术团队综合研究了患者的病情和影像资料后,诊断为“垂体大腺瘤”。该肿瘤位于颅底,紧邻两侧颈内动脉、下丘脑、视神经等重要结构。黄雪钦主任医师为患者制订了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微创手术切除肿瘤的方案,经过充分的准备,由黄雪钦主任医师主刀、苏华实主任医师协助,按计划成功为病人切除肿瘤,术后复查头颅MR垂体瘤完全切除,病人康复出院。近期还成功开展神经内镜行脑内血清除术。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需要较高的手术技术水平、专用的手术设备及器械,神经内镜技术已经在国内大的神经外科中心普遍开展,成为垂体瘤手术的标准术式而为广大神经外科医生和病人接受。我院神经外科成功开展该技术,填补了普宁市的空白。
术前核磁共振检查示垂体腺肿瘤。
术后复查核磁共振结果肿瘤切干净。
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脑功能区巨大脑膜瘤
患者陈先生,61岁,因左侧肢体偏瘫、进行性加重4月,听说黄雪钦主任医师已经到普宁市人民医院医院工作,病人慕名而来,入院时已经站立不稳、不能走路,查头颅MR提示右侧额顶大脑窦镰旁巨大脑膜瘤,治疗团队综合研究了患者的病情和影像资料后判研:肿瘤体积巨大、位于运动功能区,从重要的静脉窦旁边长出,肿瘤深部与重要动脉紧密黏连,并且已经跨中线向对侧生长,血运比较丰富,切除这样的肿瘤,可能损伤重要静脉窦、深部重要动脉、运动中枢脑组织,导致严重后果,不但要把肿瘤切除干净,还要想办法保护好这些重要的结构,术后不出现新的脑功能障碍,甚至术前偏瘫的肢体功能要有改善,治疗团队经过讨论,制定缜密的手术方案,由黄雪钦主任医师主刀、苏华实主任医师协助,行开颅显微手术切除肿瘤,肿瘤完全切除,病人偏瘫的肢体完全恢复、走路出院,生活恢复完全自理。这是本市第一次成功切除这么复杂的脑肿瘤。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是在放大6-10倍、有良好照明的神经外科显微镜下进行的细微精巧的手术操作,手术精确度和准确性大为提高,病灶邻近正常组织的损害机会明显减少,手术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并发症和手术死、残率明显降低。目前,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已成为治疗神经外科疾病的主要手段,开展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的范围和比例,已是衡量一个医院神经外科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的主要条件。
术前核磁共振检查肿瘤巨大、位于功能区与矢状窦粘连紧密。
术后核磁共振检查肿瘤切除干净、周围脑组织手术损伤小。
神经介入技术与显微技术结合治疗复杂脑血管畸形破裂出血
一名10岁小孩在学校玩着玩着突然神志模糊,呕吐数次。家人急忙将小孩带到我院就诊。经检查,小脑出血,出血量比较大。罗志松主任医师仔细阅片后,考虑脑血管畸形破裂出血可能性大,行CTA检查确认小脑AVM破裂出血,手术团队讨论后认为,血肿位于后窝、压迫脑干,随时有生命危险,畸形血管级别高、位置深,开颅手术可能出现大出血,患孩个体小对出血耐受性差,治疗团队建议先行全脑血管造影、同时尽可能栓塞畸形血管,然后联合显微手术,开颅行血管畸形切除并脑血肿清除术,家属商量后接受方案。
由王晓东主任医师领衔进行全脑血管造影、同时栓塞畸形血管,紧接着由黄雪钦主任医师主刀、罗志松主任医师协助行开颅显微手术清除血肿、切除畸形血管畸,手术顺利,病人完全恢复。这是本市首次成功综合应用两种先进技术治疗脑血管病变。
术前CT。
术后复查CT。
神经介入技术与显微技术结合治疗复杂脑肿瘤
病人XX,男,52 岁,因枕部肿物10月入院,病人入院前10月就发现枕部长肿物,因身体其他原因未重视、治疗,病灶逐渐增长至拳头大小、并出现剧烈头痛,病人整天头部背着拳头大小的肿物,晚上不能平卧睡觉,睡觉时翻身都困难,他的痛苦、心里压力可想而知,病人手术治疗的意愿非常强烈,要求我们尽快给他手术治疗。MRI检查结果,枕部巨大肿瘤破坏颅骨,肿瘤颅内外生长,侵犯重要静脉窦,病人同时还有肝脏病变,血小板减少,治疗团队经过讨论认为,病灶应该是转移瘤,体积巨大、颅内外生长、侵犯重要静脉窦,肝脏还有病变,同时有血小板减少,手术风险非常大,手术的关键是预防大出血、正确处理静脉窦,术前必须确认静脉窦是被肿瘤压迫闭塞还是肿瘤侵犯闭塞?有没有侧支循环代偿?如果静脉窦完全闭塞、有侧支循环代偿,则肿瘤与静脉窦一起切除,最终,手术团队制定缜密方案,由王晓东主任医师先行脑血管造影,了解静脉窦、肿瘤血供情况,术前备足血源、纠正血小板减少,脑血管造影结果:静脉窦完全闭塞,肿瘤有丰富的血管,同时用胶水予栓塞,减少了肿瘤的血供,在做好充分术前准备后,由黄雪钦主任主刀、罗志松主任协助行开颅显微手术切除肿瘤,尽管术前做了栓塞,术中肿瘤血供还是很丰富,术中还是出了1000ml血,手术顺利,肿瘤完全切除,术后病人顺利恢复。
术前核磁共振检查肿瘤巨大侵犯重要静脉窦。
术后复查核磁共振结果肿瘤切除干净。
近年来,经过努力,普宁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取得了长足发展,当今神经外科领域现有的先进设备和技术: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神经内镜技术、手术导航、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甚至手术机器人等,都已经熟练掌握并能常规开展,在脑血管病、颅脑外伤、神经系统肿瘤方面的治疗具有较强的优势和特点。在神经介入方面,已熟练开展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颅内动脉瘤夹闭术、脑血管畸形栓塞与开颅切除术、脑动脉狭窄血管成型与支架植入术、颈动脉海绵窦瘘介入栓塞术、颈动脉狭窄血管成型与支架植入术;颅脑肿瘤方面,已常规开展显微手术切除大脑功能区肿瘤、颅底肿瘤,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这些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运用,将进一步为普宁及周边地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
黄雪钦 主任医师,大学本科毕业后在汕头市多家三甲医院从事神经外科医、教、研工作 30 年,先后到北京天坛医院、上海华山医院、北京宣武医院学习,曾任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肿瘤外科主任、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2002年8月始率先在粤东地区开展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是粤东地区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创始人和开拓者之一。2022年9月应普宁市委市政府邀请、作为急需紧缺人才,从汕头市中心医院引进到普宁市人民医院工作。
擅长: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各部位肿瘤、椎管内肿瘤、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对颅脑损伤的救治、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及后期康复指导,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学会任职:
1、广东省医学会神经肿瘤学分会第一届委员;
2、广东省健康管理委员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
3、广东省医学教育委员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4、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神经内镜与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
学术成果:
1、在专业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11 篇;
2、主持省级课题一项、市级课题一项、参与国家级课题一项。
来源:普宁电视台
历史推荐
好看的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