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斯喜
众所周知,“白衣战士”、“白衣天使”是人们赠与医生、护士的美称。而“蓝领”指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因为他们劳动时一般穿蓝色的工作服。我在这里要赞美的却是一位穿蓝色工作服的女士。
由于食道大型手术后续治疗的需要,近10个月来,我多次到普宁市人民医院外科二区住院。几乎每次住院,床位及用品方面都是由一位穿蓝色工作服的女士给予安排。她个子不高,身材匀称,带着大口罩,只能见到她清秀和善的眉眼。她态度和蔼,举止文雅,动作利索。她操着潮汕方言,音色圆润甜美,听起来不是普宁口音。
说起来还是在四个月前的事,当时医院要在我食道的吻合口处放支架。一天清晨,我和老伴在走廊东侧病床上坐着,见她忙这忙那,无数次地在处置室出入。我对老伴说:“这个护理员真好,帮我打听她的名字。”老伴早有同感。
正在这个时候,一位护士手里拿着一瓶滴注液匆匆走向一个病房,边走边对这位护理员说:“雪蓉姐,有病人要换床,你安排一下。”
“我已经安排好了,现在就可以去。”只见雪蓉把换掉的床上用品放回处置室后又匆匆赶到要移动床位的病人处帮忙收拾和搬东西。
不一会儿,又见她推着一个大氧气瓶从东侧到西侧的一个病房去。医院内放着冷气,我穿着文化衫再套上长袖外衣,但我见她的短袖蓝色工作服的后背早已被汗水湿透了。
就在当天上午,我可以从走廊加床移入室内病床,仍是雪蓉给予料理。安排妥帖后,我称赞她几句,接着问她:“你贵姓?”“姓江。”“江雪蓉,是吧?好名字。”“‘蓉’是带草头的。”“那更好,‘芙蓉’就是荷花。你爸妈真会给你起名字。请问你是哪里人?”“饶平浮山。”“好啊,那我们是邻居咯!我是三饶人,你为俺们饶平人争光!”老伴高兴地说。厮守54年了,我还未见过她这么激动地当面评价过人,大概这是内心“核心价值观”的驱使吧?我是普宁人,但1959年曾在饶平师范学校教过书,后又领略过饶平的人文风俗。江雪蓉的表现,仿佛也让我沾了一点光。
接着,江雪蓉说她来普宁市人民医院已经干了6年,丈夫在外地给人开车,还说:“俺无技术,就当个好护工,尽自己的责任,做到大家满意,心里就满足了。”
“就是嘛!做人就应该这样。金钱、地位、财产、生活,比不了,别去比,知足常乐。做人要对得起大多数人,做事要对社会有益,问心无愧,这才是最重要的。”老伴这个1958年的汕头幼儿师范学校首届毕业生,1967年在部队幼儿园入党的老党员,居然把病房作为她慷慨陈词的场所,因为她一直是所谓“灵魂工程师”最底层的一员,难得有江雪蓉这样的知音。
食道中的支架已经放进去四个多月,我很想给外科二区写感谢信,又想为江雪蓉写点什么,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写成。记起了文化大革命前看过的一个电影短片,拍摄的是北京掏粪工人时传祥掏粪的事。在周总理主持国务院时,新中国选出了第一批全国劳动模范,时传祥可是这一批中的第一个人啊!时代不同,观念不同,我想,再不同,在对敬业精神的称颂方面,应该是相同的。
时下举国皆谈“中国梦”。“敢问‘梦’在何方?‘梦’就在脚下。”不久前,中央提出要于2020年前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环境等五方面“五位一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想在这个过程中,固然要有雄才大略的人物,要有大批的优秀“白领阶层”,更要有大批像江雪蓉这样安于本分、忠于职守、以群众满意为满足的“蓝领”者。至于在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医院中,像江雪蓉这样的敬业“蓝领”者,我真想赠给他们“蓝衣天使”的美称。 (来源:揭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