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石症治疗的新利器——经皮肝穿刺造瘘术

发布时间:2022-07-17 17:27:43.0 作者:管理员 浏览量:223 字号:【大】 【小】 手机上看新闻

扫一扫,你会了解更多

       “医师,我怎么就那么能装石头呢?”询问的张阿姨在6年之内已经在其他医院做了2次胆结石的手术,这次又出现了右上腹部的疼痛,张阿姨内心有一种不好的预感,莫非那该死的“石头”又长出来了?张阿姨匆匆忙忙来到我院外四科就诊,经CT检查,果不其然,肝内胆管密密麻麻都是结石。得知结果的张阿姨一片心灰意冷,她扒开衣服让接诊医生看她的肚子,只见右上腹部有两条狰狞的刀疤十分吓人。张阿姨一想到又要在肚子上面再添一刀,满脸都是一副“生无可恋”。
      其实像张阿姨这样的胆石症患者并不罕见。关于胆结石是怎么形成的,目前有多种学说,但是都没有办法完全解释结石为何总是会不断形成。所以,每次当结石再次出现了,患者就不得不再次做手术进行取石。在胆总管留个T管,然后在经历数次术后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石,带T管的时间可长可短,直到肝内外胆管的结石都取干净了才会拔除。带着T管生活的每一天有多痛苦,我们正常人是无法体会的。然而,每一次的手术都会在腹腔形成新的黏连,久而久之,手术的难度也会越来越大,直到有一天,因为腹腔黏连太严重,肚子都开不进去了。也曾经听闻一位经历了13次肝内外胆管结石手术的患者拒绝医师为她拔除T管,她说,只要她的T管留着,至少下次结石再长了她就可以不用再开刀了,让医师直接通过T管窦道取石就好了。阿姨心酸的决定也说明了我们对于肝内胆管结石反复复发的无奈。
      不过,现在张阿姨可以不用烦恼了。外四科李晓辉主任从广州引进了一种全新概念的取石方法——经皮肝穿刺胆道造瘘胆道镜一期取石术。在B超的引导下,直接在皮肤穿刺进入肝内胆道,再通过反复扩张,形成一条可以让胆道镜进出的窦道,然后胆道镜再通过这个窦道进行反复取石,大部分肝内外结石的患者可以一期取尽结石。部分结石特别多的患者也可以分次把结石取干净。手术后腹部仅遗留一条肝内胆道造瘘管,没有任何切口。在结石取干净以后,胆道造瘘管也随着拔除。这种手术方法不需要开刀进入腹部,可以说没有任何切口,患者术后疼痛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取石周期短,患者带管生活的时间大大少于传统手术,明显改善了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这种方法可以无限次反复使用,不会因为多次手术造成腹腔黏连而无法施行,最多也就是在腹部表明多留几个钥匙孔般大小的瘢痕。      
      张阿姨最后接受了外四科提出的经皮肝穿刺胆道造瘘胆道镜一期取石术,张阿姨对治疗效果非常的满意。经皮肝穿刺胆道造瘘术的开展给广大反复多次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患者带来了福音,同时,此术式可以应用在危重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恶性肿瘤引起的重度梗阻性黄疸等疾病的治疗上,通过穿刺在胆道或胆囊内置管,通畅引流胆汁,常常可以及时挽救患者生命,为进一步手术争取宝贵的时间或创造条件。
      经皮肝穿刺术只需要一台B超机就可以在床边完成操作,简便且创伤小,对于生命垂危或体虚高龄老人意义尤其重大。外四科曾接诊了一位95岁高龄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患者。老爷爷在当地卫生院经过了整整8天的治疗后,腹痛不但没有缓解,反而越来越厉害,还出现了反复的高热。面对老人家的病情,家属陷入了极度的矛盾中。这么大的年纪,是不是能治得好?不治疗回家去又实在舍不得。最后,家属们抱着一线希望将老爷爷转到了我院外四科。老爷爷入院的当天晚上,刘特彬副院长和李晓辉主任认真分析了老爷爷的病情,认为老爷爷此时此刻是因为胆囊内的结石嵌顿在胆囊颈部,使得胆囊内的胆汁无法顺利排除,引起急性胆囊炎,胆囊张力非常大,炎症非常重,此时此刻任何的药物治疗效果都十分有限,解除胆囊梗阻是最重要的。但是目前老人的体质也比较差,恐怕无法耐受急诊胆囊切除手术。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予老人在B超引导下行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将胆汁引流出来,待胆囊炎症消退后二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就在当天晚上,外四科医生给老爷爷在局麻下做了胆囊的穿刺引流,引流管即时引流出近300ml白色的脓液。第二天早上老爷爷的体温就降到了正常,腹痛也明显缓解。随后老爷爷的病情恢复得十分迅速,在数天后带管出院。在家里休息了2个月后,老人家返回了我科接受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在术后第4天就康复出院了。 
      一个小小的孔道,解决大大的烦恼,微创的时代了,普宁市人民医院前进的脚步从不曾停歇。